- A+
近年来,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。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56%,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60%-70%。据估计,到2050年,51%的人口将患有骨质疏松症。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主要疾病。其发病率紧随其后的是糖尿病和老年痴呆,在老年疾病中排名第三。因此,为预防骨质疏松症,应注意骨密度检查。
不想要易碎的骨头?坚持下去,增加骨密度!

如何测量骨密度?
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技术部副主任谢慧文介绍,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依靠骨密度(BMD),这是目前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黄金标准。双能X射线骨密度分析仪(DEXA)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测量骨质量和骨密度的良好工具。主要测量点是腰椎和髋关节的骨密度。它具有定位准确、测量精度高、速度快等特点,能满足骨科检查中准确诊断的需要。
总的来说,骨密度检查的结果往往以“图+表”的形式反馈:“图”直观地显示受试者的骨密度值位于中国男性(女性)骨密度参考曲线的具体位置,“表”列出了T和Z的值。直接。
T:你和健康的年轻人之间的骨密度差距有多大?
红鸭子健康介绍,T值是一个相对值。临床上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骨密度是否正常。通过与30~35岁健康青年人骨密度测定值的比较,得出标准差大于或小于(-)。
不想要易碎的骨头?坚持下去,增加骨密度!
一般来说,-1<t值<1表示骨密度正常;-2.5<t值<1表示骨质量和骨丢失较少;t值<2.5表示骨质疏松;t值<2.5表示有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的病史。
Z:你和同龄人的骨密度差距有多大?
Z值也是一个相对值。根据同一年龄、同一性别、同一种族组,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与参考值进行比较。

-2<Z表示BMD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;Z<2表示BMD低于正常同龄人。正常z值并不意味着受试者完全没有问题。例如,老年人的正常z值并不意味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,因为同一年龄组随着骨量的减少,骨密度降低,骨骼的脆性进一步增加。此时,更需要参考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。
谁需要测量骨密度?
(一)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;
(二)四十五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特别是绝经妇女;
(三)有脆性骨折或者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人;
(四)性激素水平低的成人;
(五)吸烟者、酗酒者。
这些都是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。每六个月或一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是必要的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